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香港公司

【特写】《奇遇人生》:客从何处来

2018-11-30 17:23:56
纪录片导演赵琦在自己44岁的时候,终于感受了一把“流量”的滋味。

在此之前,他担负制片人的《归途列车》、《中国市长》曾获得过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和圣丹斯电影节大奖。

但纪录片本身是个小众的东西,再火的爆款流量也不过几百万。

比如2016年在B站走红的《我在故宫修文物》,评分超过9分,总点击也不过382万。

而赵琦那部在豆瓣上取得9.2分的《中国市长》,讲述了现任太原市委副书记耿彦波在大同履职时的故事,唯一不到1万九千个人标记看过。

但这一次,赵琦的新作《奇遇人生》算是真正地出圈了。

这档明星纪实真人秀节目到现在为止共播出了5期,单期平均流量超过三千万。

假设以一般综艺的尺度来衡量,这个数字并不能算得上惊奇,但打开节目你就会发现,《奇遇人生》更像是一场事前有所准备的纪实。

这与节目团队的基因有关,除了赵琦本人担负总导演,摄影指导孙少光曾有《第三极》等多部知名作品,剪辑指导林欣民与赵琦在《中国市长》有过合作。

第三期拍摄查亚峰的摄影师ROCKER也是一名专业的户外摄影劳保鞋师,曾与窦骁在2016年共同攀登过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。

“前文化衫两天还跟我们的剪辑师说,毛不易这期比较低,他说一千七八百万了,还低甚么?”因为节目热播而有所“膨胀”的赵琦在办公室被剪辑师怼了一把,提示了他某种意义上《奇遇人生》不该脱离纪录片的范畴。

这档节目共有5个剪辑师,一样来自专业纪实领域。

流量带给赵琦的另一个转变是跟明星走得更近了。

从前他跋山涉水,关注那些现代社会的边缘痕迹,从未和这类人们如此接近。

在第二期节目里,春夏发现一阵风吹过,她看到了赵琦的裤脚,因而大剌剌地叫这位严肃的纪录片导演“赵裤脚”。

另一位参与的艺人是节目发起人阿雅的密友,有时候喝醉酒他就会给赵琦发微信。

感觉新奇之余,赵琦觉得明星还挺真实的。

将赵琦与这些人连接在一起的是“奇遇”2字。

事实上,这仿佛也是赵琦人生的关键命题。

赵琦的父亲是科普作家,小时候父母工作很忙,他的游乐场是家文化衫中上万本书籍。

他印象颇深的是1978年发表在《人民文学》上的《珊瑚岛上的死光》,这是一个关于科学家发明了“高效能原子电池”而被卷入纷争的奇妙故事,作者童恩正曾因此名震文坛。

多年过去,对赵琦来讲,故事本身已经模糊了,但关于世界的种种奇妙想象构成了他最初的精神原点。

这个原点促使赵琦还在2016年开始着手做了一部叫做《奇遇》的VR短片,其中包括西班牙老人在修建教堂、希腊圣托里尼开办的书店、
冷库安装
北京冷库
低温冷库
北京整形
北京整容
面部美容

推荐阅读
图文聚焦